查找二房后裔迁徙情况

2013/1/9 金城魏氏网 浏览

二房首祖生一子曰毓生少亡,长房白祖第四子毓国公过继给二房首公为嗣。毓国公生忠、信、表三公。忠公一支移居永登苦水.

       二房首祖生一子曰毓生少亡,长房白祖第四子毓国公过继给二房首公为嗣。毓国公生忠、信、表三公。忠公一支移居永登苦水。据谱载,二房过继台五房之二房一子,取名魏鏔居榆中园子乡,之后裔言称其为川五房二房之后裔,是否信公后裔待考。成化年间,表公生道、进二公,其后裔多居于什川,现考其如下:

忠公后裔


       忠公居什川,其子文光、武光二公约在明正德年间,因商贾落脚平番腹地苦水沙湾村创建家业。兄弟二人独守一子,名曰魏林,林生二子,得实、得宝,各承一支。得实公承继一支生国卿、国相二子。国卿公生四教、四维,其后裔后移居平番等地另有宗派传世。国相公生四知,稳住苦水守业,书香门第传家,四知公为明末清初贡生,生二子:即运昌、运启,运昌公生玉鼎、玉能,玉能公耕住东山沙柳城(即魏家沟)。运启公生玉偕,后移居东山魏家庄。得宝公承继一支,亦生二子,即国佐、国辅。国佐公生四子,名曰:四福、四箴、四达、四观,其后裔移居嵩山峨吧岭居住。国辅公生四通居住苦水。文光公一支后裔散居在红山岘、苦水镇、红水、阳屲窑等地各建立家业。武光公一支则迁徙到现在的树屏镇魏家湾、魏家庄及永登县城为生,亦有很多族人迁住外地建家,有待详考。


表公后裔

       自达公无嗣,自登公单传养德公,养德公生五子,守信无嗣,守爵、三子(出外失考)、守補、守祥。守爵、守補、守祥三公各生二子,成为六家之势,即可会、可芳、可全、可广、可讲、可宗。传至作字辈共有二十家稳住什川,牧养耕住,以农为生。传至而字辈共有四十九家,传至天字辈共有一百零九家之多。但由于生计,居住离析,外迁者居多,加之战争、瘟疫、天灾、人祸等原因,和信息不畅,失考族人亦多。为了研究家族发展史和以利后世子孙认祖归宗,现将而、天字辈以后族人的迁徙情况按支系细考如下,以备族人查对。


守爵公之后裔


       之范公生而瑗、而璋(待考)。而瑗公生天芝移住甘州。其长子彦庆、三子彦善后裔失考。只有次子彦垂之后裔,衍至德字辈有德福、德禄、德来族谱有载。之后失考,现什川无一住户。
作谟公之子而瑁生三子,即天福生彦林、彦森失考;天祯、天元二公衍至元、秀字辈,有凯元及建秀、殿秀、瑚秀、琏秀,则去向待考,本支族人什川无住户。
       作合公生而璸、而环、而理、而珍,其后裔大部分稳住什川,亦有部分外迁待考。
       而璸公长子天禄后裔衍至德、从、中字辈,有德信、德福、德仁、德降、德形、德杨、德养、德普、德昭、德迁、德选、德教、德育、德春、德崇、德尊、德大十七支后裔移居何方无考。德发之孙一中,于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迁住皋兰县西岔镇中川村,其后人兴发及房侄兴珍等迁住兰州、雁滩等处住家;次子天贵后裔衍至德字辈,有德印、德锡、德诚、德信之后裔现什川无住户待考;三子天华之长房彦藩一支,衍至德字辈,有德魁、德义、德明、德恭、德宽、德信、德敏、德惠、德泰、德春、德珍、德玺、德瑛十三支后裔外迁待考;德秦之子从兴移居金县川。二房彦?一支衍至德字辈,有德金、德唐、德君三支后裔外迁待考;三房彦珠一支衍至秀字辈,有玠秀、珃秀、璞秀、珩秀四支后裔外迁待考;四房彦信之后裔德成,于民国初居住兰州西固、城关区、雁滩等处;四子天配后裔衍至秀字辈,有茅秀、桃秀、圣秀、贤秀四支现什川无住户,全部外迁待考。
       而环公后裔衍至德字辈,有长子天恩后裔德杰、德连、德建、德远、德本、德淑、德泰、德林八支什川无住户,有说在榆中、定西一带住家,有待详考。次子天文后裔有德高、德广、德正、德诚、德三、德富、德盈、德刚八支外迁,去向待考。
       而理公长子天渊后裔,有霖秀、霓秀、澍秀、淋秀四支待考;德润、德行、德厚、德谟、德懋、德义六支迁移靖远和四川绵阳、江柚、广安等地;俊元一支移住榆中县萧家沟的有德本、德恒、德顺、德珠、德璞、德瓀、德璲、德福、德寿、德运、德仪,德伟诸裔;芳秀移住泾阳,其后裔为从思;芊秀移住兰州,其后裔为从福。二子天能后裔有凤秀、腾秀、成秀、用秀、棫秀、芝秀、兰秀、荷秀八支和德俊、德宰、德相、德泰、德福、德寿、德愚、德真、德雅、德正、德顺、德刚、德健十三支去向待考。只有菁秀之子德兴、棠秀长子德清、棣秀长子德明,于民国年间迁住下泥湾村。三子天存后裔,有德宋之五子从泉出口外(新疆)待考。德彰、德顕、德韶三支什川无住户,外迁待考。德涵一支长房从良乏嗣、二房从恭生一子,于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出外待考。
       而珍公长子天选后裔智秀、松秀、柏秀、槐秀、椿秀、聘秀、廷秀和德智、德举、德三、德熊、德凤、德长、德利、德富、德勇、德壮、德延等支外迁待考。次子天朝后裔有僧秀、涵秀、蕴秀、府秀、品秀五支外出待考。三子天祚之长子彦颀、次子彦绵之后衍至德字辈,有德儒、德忠、德信、德美、德贞、德享、德慧、德聪、德文、德武、德槐之后现什川无住户,外迁待考。三子彦和之裔益元衍至中字辈,有继中于民国中期迁住皋兰县西岔五墩村。一九八零年后协中之孙住家兰州。利元一支有德善、德科、德库、德顕、德三支公后裔迁徙地不明待考。巨元一支后裔有德霖之孙武中,一九六零年后迁家于新疆克拉玛依。德谦之孙,安中于一九五零年出走, 后安家于兰州。德壮第三子从生,民国年间迁住榆中县李家磨。德仁之长孙清中,于一九六零年后迁住白银市。德山一支从禹之子隆中,德海长子从国之次子成中,于一九八零年后迁家兰州。德熙一支有从俭之后正才、万象二人及德刚一支有从伊之后,于民国期间迁住兰州,从玉于民国中期家住景泰县石拐子,以开店为生,生四子传家,现景泰县城亦有住户。允元之子嘉秀,于清末住家兰州,其子德恩、德彩、德诚、德贵后裔散居在青海西宁,兰州黄河沿、雁滩等地。官元之长子瑢秀有一支于民国期间迁住永登县正路乡。次子珵秀之子德玉后裔,于民国期间家迁青海西宁,其孙富中胜中利中一支又迁住湟中县等处。三子瑭秀失考。彦浩之后裔有举秀、苗秀、涿秀和德包、德容、德含、德禹居迁兰州、西岔漫湾村等处。德宝之裔惠中于民国中期,迁宁夏中卫李家磨住家,其后人兴祥、兴祯是也。
       作绅公后裔有天朋、天理、天嘉、天爵;彦孟、彦舜、彦珍、彦珠;荐元、才元、富元、小元、悼元待考;有旺秀、禄秀、常秀、典秀、朝秀、溪秀、祥秀、带秀、稔秀、意秀十支后裔早在清末迁移榆中北山等地,本支族人什川现无住户可考。
       作缙公后裔有财元、海元、径元三支于清代中期,由什川迁住接官亭村井滩。财元长孙德遴,经元之子万秀及其子德沛、德普住井滩,于一九七六年搬迁到黑石川乡新地村。文秀次子德选,于民国期间迁住石洞镇庄子坪村。海元之后德同,于清末迁移宁夏中卫县建家立业。天隆之长房后裔高元,亦于清代中期由什川迁住接官亭村井滩自然村。高元长子裁秀后裔迁住宁夏中卫县,次子三秀后裔德明、德亮、德慧,于一九七六年集体迁住黑石川乡新地村。作缙公后裔衍至彦、元字辈,有天成之次子彦淮,天相之长子彦虎和次子彦强之子序元,天隆次子彦河、三子彦湖,四子彦庆,天米之长子彦谢、四子彦清及彦教之子翔元、彦统次子侯元等十支待考;其中明秀、千秀、让秀、福秀、纲秀、卷秀、菌秀、芝秀、功秀、昭秀、穆秀、金秀、玉秀、耀秀、顕秀,和德心、德君、德臣、德义、德稳、德英、德华、德昭、德著、德智、德勇、德廉、德艺、德正、德伸、德保、德佑、德辉、德煌、德凤、德嵥、德峻、德嵘等二十三支后裔迁移外地待考。
       作縁公后裔天仁之长子彦元、次子彦亨,天林之次子彦侯,天体之子彦庶,天堂之次子彦乾和彦玉之子荣元,彦经之子满元以及聪元之子泰秀,盛元之子平秀,鼎元之子灵秀、琢元之子楚秀、越秀之后裔迁住外地待考,现什川地区无一住户。
       作綍公长房孙天赐后裔贵元、槐元二支于清代中期移居青城一带。而钜之长子天赐后裔衍至元字辈,有成元、秋元、来元、平元、廷元、启元、宾元、体元八支迁徙外地待考;次子天君后裔衍至秀字辈,有仓秀、清秀、鹤秀、莲秀、春秀、德秀六支外迁待考;三子天梅后裔有湖元和德禄、德祯、德祥、德礼、德威、德雄、德猛、德健九支外迁待考。二房而铣之子天秀后裔有彦达和中元以及宽秀、淑秀、珊秀、瑚秀、德诚、德正、德裕九支外迁待考。二房孙天秀支后裔衍至元字辈,有效元、乾元二支于清代中期迁住接官亭村井滩住家,以放牧为生。其后裔有效元之子玉秀之次子德广,民国年间由井滩迁移石洞寺中堡村创建家业。三房而银之子天美、天玳二支后裔有彦仁、彦勇、彦羲三支和齐元一支外迁待考。


守補公之后裔


       作绛公之子而达,生一子天宝,天宝生五子现什川住家者很少。彦博之长子元殿待考;有义秀、智秀、信秀、丽秀、武秀、灵秀、兴秀、实秀、建秀、舒秀和士名、士琥、士璜、士才、士环、士祯、士常、士来、士荣、士华、士云、士忠、士节、士宏、士清、士庸后裔住榆中等地,一支则住兰州关园等处,有些住地待考。
       作聪公后裔天采之三子彦潮待考;有兰秀、罗秀、侯秀、成秀、葽秀、冬秀、峰秀、志秀、存秀、俊秀、孔秀、登秀、罔秀和士高、士能后裔于清末迁移外地待考。本支族人现什川地区无住户。
       作枢公后裔彦公和流元、松元、槐元、棣元待考;有山秀、川秀、合秀、宫秀、官秀和士用、士财、士宝、士顕、士颖、士相、士棫、士樽、士梧、士桐、士椿、士模、士栋、士旺、士品、士俊、士儒、士修、士仁、士义、士礼、士智、士信、士茂、士荣、士堂等全部外迁。其中以仁为避回匪,于清同治初年逃往兰州做俑工,光绪元年(一八七五)以仁至榆中金家圈做佣工,后定居于丁家大营。本支族人现什川无一住户。
       作极公后裔,长房而遇第三子天审后裔士贞、士烈原住什川砂坡根,后于清同治年间,迁住皋兰县黑石川乡马家湾村,建家立业。长子天宦、次子天宴,四子天寮和三子天审之其他后裔,有本秀、德秀、美秀、忍秀、耐秀和士仁、士通、士俊、士杰、士恒、士久、士宣、士永及贤秀之子士俊、士信外迁待考。二房而迪长子天室,于清代中期迁西山红岘坪一带创建家业。于一九七六年整体搬迁,在皋兰县黑石川乡红柳川安家创业,并成立了红柳村。其他后裔衍至士字辈,有秦元、仕元、元庆、元贺、元汉、济元和蓁秀、裕秀、长秀、理秀、高秀、朝秀、国秀以及士字辈的士魁、士真、士升、士兴、士功、士第、士江、士节、士君、士亨、士通、士广、士大等外迁待考。三房而湖之长子天安后裔只有士实一支住什川新坡队。元寿、元永和君秀、艾秀以及士宁、士定、士雄、士禄、士祥后裔外迁待考。次子天宝、三子天守、四子天定,有彦珠和元贵、升元、元唐待考;有左秀、右秀、库秀、利秀、和秀、许秀、让秀、谈秀、善秀、存秀、燕秀、柏秀、成秀、栓秀和士玉、士孝、士弟、士忠、士信、士廉后裔外迁待考。四房而遇后裔有彦永和元池待考,有来秀和士谟、士杰、士廉外迁待考。
       作柄公之子而周长子天统后裔士万、士明、士达、士顕之后住什川。有通秀、进秀、川秀、连秀和士翠、士尊后裔有些迁移新疆、兰州等地,有些则待考。次子天盈、三子天戌后裔有彦祥和花元、珍元、玺元待考。
       作栋公之子长子而逊之长子天盛后裔有元林、元满、元广、元仓、元安、元平之后外迁待考。次子天萃于清代中期,由什川迁住西山红岘坪苦水、麦合岘一带创建家业,其后裔士昌住西山麦合岘,士玺、士相住西山红岘坪苦水一带,以上三支后裔于一九七六年,集体搬迁住皋兰县黑石川乡红柳村重建家业。其他后裔有涌秀、泽秀、发秀、信秀和士余、士庆、士吉、士太、士兴、士来后裔外迁失考。三子天禹、四子天贤后裔有元智、元魁和福秀、仓秀、斗秀、厫秀外迁地待考。次子而让之长子天喜、次子天觉之后,有元仓、元库、元忠、元廷后裔外迁待考,据称大多在榆中北山等处。三子天顾于清代中期,由什川迁住接官亭村道灰沟建立家业,衍至士字辈有士佳、士荣、士德、士万、士祯、士俊、士杰七支住家道灰沟。其后裔绝大部分于一九七六年集体搬迁到皋兰县黑石川乡组建了新地村,并重建家业。亦有少数住户则迁住兰州、红古、白银区等地住家。士朋、士勋、魏钧、士军四支原住接官亭村道灰沟,后于民国期间迁住榆中县金崖区寺儿沟,白银市亦有少数住户。
       作桂公长子而遨之孙寿秀、禄秀、福秀之后外迁待考。二子而宛之子天龙待考。本支人什川地区无住户。


守祥公之后裔


        有长房可讲公生二子作祯、作楫二公。二房可宗公生五子作圣、作壁、作莹、(作  早逝)、作垕。衍至天字辈有二十一人之后衍至元、亨、利字辈全部外迁,有些则住家榆中北山地区,有待详考。清代中期,天杰由什川迁居接官亭村创建家业。衍至亨字辈,有亨海之子利贤、利圣,亨凤之子利苍,亨文公之子利恭、利宽、利信、利敏、利惠、利合之裔仍住接官亭村。其后裔于一九七六年集体搬迁到皋兰县黑石川乡新地村重建家业。有些则零星迁住什川其他村,有建中者迁往河口村、建胜者迁往长坡村。接官亭,道灰沟现仍住有少数族人,以上诸公现有总人口五百七十人。天伦之后裔有德山、德才、德昌、德祥于民国时期家住兰州新关城门等处,其他后裔现居什川。
       进祖后裔:长房自真公生二子,曰养志、养贤。养志公生四子,即守绪、守同、守忠、守愚。守绪、守同二公现已失考。守忠、守愚二公约于明代万历末年,因生计迁徙到河州北乡一带(今永靖县境内)创建家业,其后裔绝大部分家居魏川(即原凤林川)、魏氏族人占据黄河上游岸边,土地土肥沃,盛产大枣,亦有几百年的枣园,闻名陇原。于一九五八年,因盐锅峡水库的建设,魏川除山根少数住户未搬迁外,其他族人集体搬迁到依山的尤塬坪上重建家业。亦有少数族人迁住青海、新疆等地各立家业。养贤公后裔失考。
       二房自新公,据于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而有世系墓志碑》记载,养孝公一支确系我二房后裔。我二房衍至自字辈,共有四人,自登、自达二公谱中有详载,自真公载生二子,唯自新公未续之字。据碑文考证:养孝公后裔天栢,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十月为其父而有公(例赠登侍郎)立《世系墓志碑》,并顺衍了八辈后裔名讳,由此分析,一、养孝公一支约于乾隆年间就离开什川,迁移任所或在他地生息创业。后期归里葬父立碑。二、养孝一支不系自登、自达、自真公之裔,唯自新公一支。然从乾隆到咸丰年德芳公修谱,时间跨度长,所未提自新公之裔,恐可视证据少而未述。三、自新公之子乃养孝者有待证实其说。现碑文收载于新谱中,供后裔查考和对接世系提供第一手详实数据。

摘录于二房家谱--作者 魏立中

 

上一条:有谁知道榆中县三角城乡魏家圈魏氏字辈
下一条: 河南省林州市河顺村的辈份
传承先祖美德   弘扬宗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