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历史:新中国新气象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榆中县热血青年张一悟、张亚衡、丁益三、金自山、窦香菊、郑重远、窦志安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榆中县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在甘肃、北京等地宣传共产主义,在榆中山川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1933年3月,中共甘宁青特委在园子岔乡小岔村成立了西北抗日义勇军。当时由于地主阶级的高利贷盘剥,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加上1932年的天旱绝收,农民春播没有种子,柜中没有一撮米面,有些人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义勇军救民于水火,将小岔岭地主展迎福7万多公斤粮食分给贫苦农民,解决了种子,帮助群众度过了春荒。
1937年10月,中共金崖党支部成立。1938年1月,中共城关党支部成立。5月,中共榆中县委成立,张杰任书记。党在榆中的各级组织利用标语、传单、进步报刊宣传抗日,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驻在水家坡的国民党清源乡自卫队和天兰铁路八分段警察相互勾结,欺压百姓。1947年8月,中共陇右工委书记高健君带领游击队夜袭自卫队、铁路警察,为人民铲除了祸害。
1948年,金崖一带发生霍乱,甘肃工委从兰州请来八名医生,及时控制了疫情。
1949年,中共皋榆工委在金崖乡成立中共金崖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皋榆工委协军团,青城党支部组建了支前委员会,动员群众,筹集粮草,为解放兰州作准备。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驻榆中,16日榆中县解放,8月26日兰州解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榆中人民,终于盼来了翻身解放的这一天,步入了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榆中的历史新阶段。
解放后,县委、县政府通过借粮,组织民众从外地购粮,使群众度过了旱灾和国民党横征暴敛造成的饥荒,并进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劳动人民有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结束了一些贫苦农民祖祖辈辈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的历史,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开展了从农村到城市工、商企业的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科技兴农。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业强县的道路。2004年,全县人口为42.7万,国内总产值达到16.21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579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34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78.57己,76个村达到小康水平。